白羊古城与卧牛古城 -凯发k8国际唯一

白羊古城与卧牛古城
2024-02-28 17:01:13  作者:冯桢  来源:大同日报

  左云是历史文化名城,历史上古城众多,春秋时期有狄人修筑的白羊城、后八里古城,战国时期有中塞城,秦汉时期有武州县城、首府障城,北魏时期有武周县城、榆林古城,唐代有定边军城高山驿站城,辽金有云中县城、幽州城等,明代古城更多,不一一数说。左云众多古城中,白羊城和卧牛城最为有名。

  白羊古城位于左云县城东4公里处,109国道从城内穿过,属左云县乃至大同市境内最早最古老的城廓,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。而今大同古城的前身平邑,是战国时期赵献侯于公元前411年修筑的,距今将近2500年。白羊古城是春秋时期的游牧民族北狄白羊族所筑,因而称白羊城,是当时白羊部落的指挥中心。

  白羊即中原人所谓的白狄(也称白翟)。春秋时北狄又分为赤狄、白狄、长狄。而白狄人自称“白羊”。白羊、白鹿、白狼是当时白狄部落首领之名,抑或是职务名。白狄部落也是夏人的后裔,和夏人一样,崇尚白色。商灭夏,一部分夏人即白狄人躲藏于陕西的洛水流域和川北山区一带谋生,后因失去土地,逐步演变为游牧民族。到了春秋中期,北狄白羊族在白羊王带领下,由草原翻过阴山来到武州川,因水草丰美、森林茂密、景色优美,所以选择在这里建城,作为居住和御敌指挥中心。左云因白羊部落的建城而有了最古老的别称—— 白羊大地。

  白羊城是春秋时白羊王所建的郡城。故址在今左云县城东北的十里河南岸上,西至左云老城3.5公里,东至大同49公里。此城原东西长600米,南北宽300米,占地18万平方米,夯土筑成。清代诗人顾炎武《感事》七首之第五首云:“紫塞连玄菟,黄河界白羊,舆图犹在眼,涕泪已沾裳。”这里的白羊指的就是曾在左云居住过的白羊部落。今大峪山南口有白杨(羊)门,左云北马头山下保安堡西有白羊口,明代李文忠带兵过马邑进至白杨(羊)门,与元人在此有一战,活捉元主帅脱列伯,从其“南门北口”来看,这是当时白羊部落最初来到左云建立都城的京畿范围。

  春秋时代的白羊城以及汉武州之废址已难见到,但武州城和明的大同都卫都是在春秋白羊城的旧基上建造的。据《汉书》及《山西通志》以及《白羊城碑序》记载,西汉初,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,在左云设置武州县(属雁门郡,郡治在善无,即今右玉城),县城为现在左云城南60里的东古城。至西汉竟宁元年(前33年),因旧县城残破不堪,重修故城白羊城。于是武州县治由东古城迁往白羊城。过了84年之后,到东汉建武二十七年(51年),又将武州县衙向西徙治到中陵(今右玉威远西数里之古城)以西38公里的太罗水北岸(今偏关县关河的贾家堡),之后白羊城遂废。1000年之后,到明洪武四年(1371年),白羊城终于再度启用设治,即重修白羊故城,在此设置了大同都卫,洪武七年(1374年)二月,又在此设置了大同前卫,与都卫同城。洪武八年(1375年)十月,大同都卫更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。到洪武二十五年(1392年),行都指挥使司便与大同前卫一并东迁于大同府。白羊城作为县、行都司、卫等行政驻地的历史随之结束,后逐步沦落为村落,成为到处是破碎陶片,俯首可拾的古城村了。

  左云县城,因其造型像卧牛,又称卧牛城。城始建于明洪武年间,到永乐七年(1409年)完工,前后用了17年的时间。城池周长10里许,占地232公顷,城墙高3丈5尺,开南、北、西三门,南额“拱辰”,北额“控朔”,西额“靖远”。古城内近百座古寺、庙宇和牌坊,建有鼓楼、钟楼、圆楼、太平楼、魁星楼等古建筑,以楞严寺最为宏伟,这些古建筑毁于战火和文革年代,现古城墙仍保存较为完好。古城为古老的棋盘式布局,内有四大街、八小巷、七十二条绵绵巷,县城街区大量保留了明末清初时期四合院建筑,院落狭长,和谐对称,有较高的实用价值、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。

  在明代,左卫城有过几次大的改建,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万历三十八年(1610年)右布政韩策,复拓修南关城并大城顶墙,在南关建关门三座,南曰“宣平”,东曰“景阳”,北曰“安宁”。敌角楼四座,建楼各三楹;敌台二座,建铺各一楹。大城加幔一层,女墙俱改砖砌。这次对南关城的改建,实际上是对卧牛城牛头的一次具体设计完成。左云“卧牛城”之名即始于此。

  韩策在改建过程中,将南关由原长方形改成一座南北略长的椭圆形。步量此关城南北长约200米,东西宽约170米,主城和关城间由瓮城相连。瓮城即牛颈。在关之南正中建门曰“宣平”,谓之牛嘴;外建一石桥,名“生津桥”,谓之牛舌。关西北和东北角城墙上建有牛角。在颈的东南与西南上均用砖砌牛耳和牛眼。关南西北离城0.5公里处建一堡,谓之饮牛槽。关之东坡上建一碉堡,内置九窟十八洞与城内相联,谓之麾牛橛。在卫城的北门外建与城相垂直的一堵墙,谓之牛尾。在城内,充分利用原有的建筑,并疏通了水道。具体说法是:城内为牛体,东冈为牛脊,西下为牛腹。城中心大十字街的鼓楼(建于明成化年间)为牛脾;西十字街的钟楼(建于明成化年间)为牛肺;南街十字街魁星楼(建于明万历年间)为牛心;偏东的楞严寺(建于明前)为牛肝;北十字街的太平楼为牛肾。

  白羊城、卧牛城是一种建筑文化的体现。中国的古建都是有灵魂的,不单单与自然密切结合,与人文精神也是同步的。

  白羊城与卧牛城在中国不止一城,忻州古城状如一头硕牛面东而卧,是“秃角卧牛城”。临汾古城犹如一头卧牛雄踞于汾河东岸,因此也被称为“卧牛城”。牛也成了临汾的文化象征,记忆着这座城池的史脉与传衍。河北邢台古城也称“卧牛城”,传洪水逼城,牛卧城头,水涨城高,百姓得免遭灾难,遂以卧牛名其城。

  白羊、卧牛都是人间美好吉祥之物,羊大为美,牛高方犒,流传千古的白羊城、卧牛城之说,其实承载着人们道德品质和精神意志之象征。千百年来,这灵动吉祥的白羊、壮硕淳朴的卧牛庇护着一方百姓的平安,白羊、卧牛化身为那份精神尊崇和情感寄托,已深深镌刻在城市的每个角落。(编辑:李炯)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于凯发官网入口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凯发官网入口的联系方式 凯发官网入口的友情链接
2008-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凯发k8国际唯一的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:14083031
")); document.write(unescape(""));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