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以明道 续写大同篇章 -凯发k8国际唯一

文以明道 续写大同篇章
2024-01-24 08:23:35  作者:孟浩晨  来源:大同日报

——读《古都·大同文化系列丛书》有感

 

  “铁肩担道义,妙笔著文章”。谈到这套丛书,这是我首先想到的表述性文字。古语有云“文以载道”,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共性论点,是对文学作品中存在“文”与“道”关系的一种概括阐述。最初的说法似是“文以明道”。文以明道的思想早在《荀子》中已初见其端倪,荀子把“道”看做客观事物的规律,认为其是有据可循,有迹可踪,总理天地万物的枢纽。因此,要求文以明“道”, 而刘勰在《文心雕龙》中著有《原道》篇,更加明确地论述了文以明道的问题,挑明“道沿圣以垂文,圣因文而明道。”强调“文”是用来阐明“道”的。《古都·大同文化系列丛书》的出现正是以文证道,与荀子“文以明道”思想相呼应,乃刘勰的释道思想之所证。

  资深媒体人冯桢认为丛书的编纂是“站在世纪交汇点上,大同的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大同的历史地位、现实站位与未来方位”。这套丛书的诞生无疑是对大同历史文化脉络的重新审视。丛书编纂从温故角度出发,于知新之处落脚,广泛积累、沉淀大同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各类印记,迈出探寻的步伐,从追忆的站点,编纂独具大同特色的十二本书籍,即《老店字号》《寺庙古建》《街巷故事》《行业印迹》《梨园史话》《民俗再现》《老城古堡》《边贸互市》《古韵清音》《名人故事》《非遗文化》《大同老院》。

  道可道,非常道,名可名,非常名,道本无名。念念不忘之处必有回响之时,文学是场苦旅,大多数文人是在跌跌撞撞过程中寻找同类,寻找共鸣。这套丛书拨开云雾,悄然出航,乘风破浪,大象无形,以飨读者。

  道,可是雄关漫道真如铁,亦可是曲径通幽处,荡气回肠间。大同古城位于内外长城之间,其东连太行山,西接黄河,北靠蒙古高原,南望晋阳大地,地势险要,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处,为国务院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,曾是北魏国都,辽金陪都,地处边塞,又称北方锁钥,乃巍然重镇。历史的车轮从未因谁而停下过,它砥砺前行,留下一道道时代的印迹,也正是沧桑巨变,给古都大同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,尘埃聚散,为后人留下无数瑰宝遗珍。《古都·大同文化系列丛书》编纂团队历时多年,用镜头留住城市记忆,记录历史真实。

  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。此语出自《礼记·礼运》,概括了“大同”社会的基本特征,阐释了“大同”社会的理想模式,最后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“大同”社会作对比,进一步阐释“大同”,“大同”二字,给人以启发,平城即是大同。千年前的平城人,已然做到海纳百川,广纳四方英才。千年前的平城,作为国际化大都市,承载的历史已是十分厚重。千年后的平城人,依旧是敢为人先,以坚持且开放的态度不断寻求发展,在发展的过程中,影像、文字的记录显得尤为重要。幸运的是,每个时代节点,总有仁杰义士挺身而出,为历史做记录,传承文脉,代代相传,生生不息。这类典藏级著作,将会为平城的文脉赓续,为千百年后的平城人提供历史考证。

  写下这些文字时,我与主编崔银的情感似乎更近了,我感受到了紧迫的历史使命感。近年来,古都大同着力建设“文化大同、文明大同、微笑大同”,让时刻牵挂文化事业的人们欣然不已,这注定是场双向奔赴。“奋斗两个五年,跨入第一方阵”,文化建设快步迈上新台阶。

  我有一壶酒,足以慰风尘。《古都·大同文化系列丛书》的呈现,像是酿酒,成书即是酒成,香气怡人;亦如行人,在文化建设的道路上,浸染其中。期盼着日后能有更多记录大同历史文脉的作品问世,留给后人回味。(编辑:炯)

  (作者系大同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)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关于凯发官网入口 网站运营 广告服务 诚聘英才 凯发官网入口的联系方式 凯发官网入口的友情链接
2008-2020 大同日报传媒集团 凯发k8国际唯一的版权所有 山西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登记证号:14083031
")); document.write(unescape(""));
网站地图